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新闻  党政建设  机构设置  师资力量  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  学生工作  新疆大学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平台 
请输入搜索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2018-03-05 10:50  

新疆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The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课程编号:350003                         课程类型:通识教育必修课

总 学 时: 32                                分:2

适用对象:本科二年级                       周 学 时:32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先修课程:无                               编写依据:2016年版本科培养方案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编写时间:20177

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8月第6

参考书:《中国近代史》(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月第1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工程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月第1版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2月。

一、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的精神而新设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从而充分地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意识,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3、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的环境,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开展有关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教学过程中注重新疆近现代历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与教材内容有效融合,让学生认识新疆近现代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三、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新生人民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经过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认识共产党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掌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教学难点]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还是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都不能为实现中国的独立、富强真正指明出路;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中国的先进分子怎么样经过艰苦求索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新中国的创建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巩固新生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教训。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     18401919

本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教学目的]

通过本综述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了解鸦片战争及其对中国的影响,掌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教学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世界与中国;认识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掌握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社会如何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之间的关系。

难点: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第二节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第三节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方面的侵略;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和反侵略斗争的失败的原因;了解面临外国的侵略,中国先进人士开始了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外国对中国的军事侵略、经济掠夺、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全面把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重点难点]

重点: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方面的侵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及其失败的原因。

难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第三节  反侵略斗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了解中国社会是如何艰难地进步。

[教学要求]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失败,掌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索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运动的起因、洋务派的思想、洋务运动的影响;维新变法的主张及其失败原因、经验教训。

难点:洋务派、维新派的思想主张与政治行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认识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与近代中国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巨变;了解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教学要求]

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活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了解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多次反袁斗争。

[重点难点]

重点: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失败原因;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反动统治。

难点: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   19191949

本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教学目的]

通过本综述的教学,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世界与中国;了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了解三种建国方案与两个中国命运的较量;了解1919-194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

[教学要求]

认识二十世纪前半叶时代特征与世界大势、近代以来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以及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资产阶级民主党派的三种建国方案;

[重点难点]

重点:二十世纪前半叶时代特征与世界大势对中国各政治派别在政治趋向上的影响;

难点:两国中国之命运的斗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第二节  三座大山的重压

第三节  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就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教学要求]

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兴起及其失败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难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民党政权的阶级性质;认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掌握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理论。

[教学要求]

了解蒋介石国民党如何建立专制统治;了解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学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领会把马克思主义普通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极端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土地革命、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道路理论的形成。

难点: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及其性质;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长征精神及历史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野心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认识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做出的巨大牺牲与奋斗;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基本经验;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

认识第二次国共合作与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出现,中国共产党是坚持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认识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深远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与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流砥柱作用;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难点: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作用;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作战情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了解国民党蓄意发动内战的战略部署;从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发展进程,了解“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中,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掌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教学要求]

了解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走向失败的经过与原因,认识到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历史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掌握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新中国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

难点:重庆谈判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处在全民的保卫之中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2015 )

本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综述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实践;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的举措;了解1949-2015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

[教学要求]

二十世纪中叶时代特征与世界冷战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以及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实践中受挫

难点:探索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  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的正确性;掌握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基本经验

[教学要求]

了解建国初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了解国民经济的恢复及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了解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难点:巩固新生政权与恢复国民经济;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历史的必然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五、实践环节

六、学时分配

总学时:32 学时  

其中课堂教学:32 学时 ;   实践教学:  0学时    

课堂教学学时分配一览表

章节

       

学时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2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4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3

中编综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2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4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4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2

下编综

辉煌的历史进程

2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3

             合 计

32

七、课程考核形式和要求

本课程为考试课,考试采取闭卷”(100%)方式进行。

1、命题及阅卷

1)每学期出题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出题;

2)每学期期末考试出试卷二套,AB卷,由教研室主任审卷,教学秘书抽卷;

3)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判断、辨析、简答、材料分析等多种形式;

4)逐年增加材料分析题的分量,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减少了学生的死记硬背;

5)坚持流水阅卷,做到了阅卷的公平、公正;

2、考核成绩计算方法

最终考核成绩=期末综合成绩(70%+平时成绩(30%)。

平时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作业:课堂作业(课堂笔记、课堂发言、课堂随机纸笔测试);

2.课堂表现:平时考勤、课堂纪律,并有记录;

3.实践教学作业:按照论文要求,历史遗迹实地考察,字数10001500左右;

制定者:亚里坤·买买提亚尔    审核者:杨丽    校对者:王毅

                              201712

关闭窗口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