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新闻  党政建设  机构设置  师资力量  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  学生工作  新疆大学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平台 
请输入搜索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程建设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第十二期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
2019-05-27 21:06  

2019年5月25日,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指导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院承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12期如期举行。来自北京、江苏和新疆的8位优秀青年教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主题发言,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新疆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秀玲教授,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学利教授担任评议专家。来自北京、新疆、江苏等地100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现场参加了论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同步收看了论坛直播,浏览量达到15365。

 

187D3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友文主持开幕式。他介绍了本次论坛的主题设置和议程安排以及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对现场及同步收看网络直播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表示热烈欢迎。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张静,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宏,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宋学勤教授,院院长杨丽教授分别致辞。

 

 

 

 

    张静副书记在致辞中首先代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对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她指出,本次论坛的举办是在深入学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背景下,贯彻落实十九大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和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她希望参加本次论坛的青年教师抓住机遇,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朱宏副校长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程和发展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建设的情况。他认为本次论坛的召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件盛事,也是我校的一件幸事,为加快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将大大拓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通过诚挚交流、深入研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方面擦出新的思想火花,形成新的理论成果。

 

 

宋学勤副院长在致辞中对参加论坛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欢迎,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为筹办论坛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她详细介绍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她表示,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鼓舞下,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将不断开拓奋进,与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同仁一起砥砺前行,为建设高精尖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继续努力。

   

杨丽院长在致辞中对各位嘉宾和同仁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对院的鼎力支持。她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所取得的成绩。她指出,承办此次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希望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和教学,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专家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友文和院副院长魏莉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论坛。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温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为题进行教学展示。她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政治层面有助于共同应对民族分裂势力活动,引导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在经济层面有助于传递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引导各族人民共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文化层面有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我院讲师张子青以“如何在‘纲要’课程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作教学展示。他采用问题导入式教学,首先从政治要求、课程内容、课程属性三个层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将‘纲要’课作为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课程”。然后以新疆抗战史为例,分享了“纲要”课第六章第二节“全民族抗战开始”部分的教学设计,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课程使命、教材体系、培养目标相融合的途径,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融入。

 

      

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陈玲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础’课教学的思考”为题作教学展示。她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础”课教学目标的契合,从本质内涵、生成逻辑、时代意 义等三个层面阐述了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础”课教学必须厘清的核心问题。她最后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基础”课的教学建议——处理好目标统一与学科多样的关系、价值主导与批判思维的关系、理性认知与情感共鸣的关系、理论内化与实践外化的关系。

 

    扬州大学副教授刘勇以“‘一带一路’视阈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筑”为题作了教学展示。他从“一带一路”相关概念的界定入手,梳理了海外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分析了中亚极端势力对于“一带一路”的消极影响及其风险,阐述了以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为目标引领新疆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上午的评议环节,孙秀玲教授作了精彩的点评,她用功底扎实、视野宽广、思维缜密概括了四位青椒教学展示的共性特征,认为他们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扎实的理论功底、鲜明的问题导向。她鼓励青年教师在知识传授、价值引领的同时加强生动性和启发性,在问题导向和案例引入的过程中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把“有意义的内容讲出有意思的感觉”。

 

   

我院副院长魏莉主持了下午的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宋友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讲好文化自信”为题作教学展示。他从文化的本质及其功能入手,阐述了文化自信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说明了“文化自信为何重要”;然后从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视角分析了文化自信源自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和精神脉络”;最后强调了文化自信的落实要以文化自觉为前提,任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关键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院讲师邓娟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概论’课教学”为题作教学展示。她首先从“情感动力”“知识特点”“教学原理”三个维度分享了总体教学思路;然后运用“正确处理两类矛盾理论”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最后总结概括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概论”课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要有中华视野,以文化人;要由情入理、正面引导;要有政治意识、批判意识。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孙磊以“论‘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他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切入,分析了“生命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及其内涵,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共同的哲学基础、共同的价值指向、共同的方法论原则,并由此得出结论即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新疆医科大学副教授朱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为题作教学展示。她强调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捍卫民族团结、确立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等重要意义;然后通过澄清“中华民族”概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理论梳理;最后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用好地方本土资源、注重实践教学、创新微文化元素等。

     

在下午的评议环节,王学利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感受和体会,然后逐一点评了四位青年教师教学展示的特色和亮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最后他结合新疆的历史文化和具体实际,对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了精彩的示范。

             

在会议总结阶段,我院副院长(对口支援)、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辉教授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创新,论坛聚焦“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重要、意义重大。她表示,各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展示政治站位高,学术能力强,教学功底扎实,视野宽广,是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

   

   至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12期完美收官。现场观看论坛的老师表示,青椒论坛不远千里,来到大美新疆,八位青椒精彩纷呈的教学展示,就是以实际行动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也有教师说,本次青椒论坛不但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而且是民族交流、民族团结的舞台,在这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人们的坚定共识,在这里思想政治理论课已经走出课堂,真正发挥了“大思政”作用,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守正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是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面向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打造的品牌活动,旨在为青年教师搭建沟通平台,帮助其交流教学心得、研讨教学技能、提升教学能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5月27日

 

 

 

关闭窗口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