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吐鲁番博物馆——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吐鲁番市(三)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察调研。参观《新疆历史文物展》,观看民族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并同《玛纳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亲切交谈。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把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吐鲁番博物馆参观研学,旨在通过实地参观研学,深入了解新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民族融合的辉煌历程,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吐鲁番博物馆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之一,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自治区级科普教育基地,是集文物收藏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社会科教宣传教育等职能于一体的综合类博物馆。

踏入博物馆,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实践团首先进入丝路明珠吐鲁番——通史陈列厅,展厅以时间为脉络,从远古文明,曙光初现的石器时代延续至爱国卫疆、维护统一的清朝时期。展览中展示了石器、陶器、木器、泥俑、文书、棉纺织品、食品等大量珍贵文物,充分展现了吐鲁番灿烂悠久的历史,凸显了吐鲁番作为古代四大文化交汇点及古代丝绸之路枢纽的重要地位,其中所蕴藏的内涵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将永远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瑰宝。

随着参观的深入,文书陈列厅引起了实践团同学的兴趣。实践团了解到,吐鲁番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少,地下水位低,为地下有机质物的保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样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古代文书得以在千百年后重见天日。吐鲁番文书的历史涵盖十六国到宋元的各个时期,而文书的种类则包括信札、契约、佛经、衣物疏、药方等几一种,内容丰富,涉及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我们了解古代吐鲁番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翔实的材料。

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实践团在吐鲁番博物馆的探索之旅也缓缓落下帷幕。实践团成员深刻领悟到,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底蕴和深邃的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肩负着无比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和发扬这份璀璨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我们手中熠熠生辉,传承千古。
